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穿山甲?

医牛资讯原创 2017-02-20 穿山甲 (4930)

       2月18日(每年2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近日,由于曝光的数起“富二代食用穿山甲炫耀”、“微博晒图称吃穿山甲”等事件,穿山甲似乎正处于舆论的旋涡中心。

       你们了解穿山甲吗?你们会吃它吗?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穿山甲?

       穿山甲是全身覆有鳞甲的食蚁性哺乳动物,因其舌如体长、受到威胁能够蜷缩成坚固的球状而闻名。穿山甲非常善于抵御狮子爪和老虎牙的攻击,但是它们却很容易成为终极捕食者­——人类的猎物。在部分亚洲地区,穿山甲的肉和鳞片很珍贵。穿山甲的鳞片用于传统医药,而食用穿山甲的肉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仅一只小穿山甲价值几千美元。

       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穿山甲仍被列为药材。最早有《神龙本草经》记载穿山甲药用功能,至今被认为主要在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痈排脓,祛风麻痹,外用止血这5方面有功效。不过有专家也指出,从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即在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穿山甲鳞片的成份跟人类的头发、指甲没什么不同。至于其催乳效果,也并没有相关确凿证据支持。即便甲片有疗效,但这种疗效也存在极大的可替代性。

       那么,穿山甲肉真的可以“大补”吗?“以形补形”、野味滋补等饮食观念,使得穿山甲食用产业规模在近年只增不减。事实上,即便在从古至今的行业资料中,也从未记载过穿山甲肉有任何的滋补作用,其它一些野味也是这样。不仅如此,由于穿山甲生存在野外,大多时间埋伏在土里面,身上有很多致病物质,在营养学上根本不能起到所谓的“大补”作用。相反,还可能携带有特殊寄生虫、病原体等。目前进行交易的穿山甲都是通过地下渠道获得,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容易将穿山甲身上携带的病毒、病原体传染给人类。此外,穿山甲非法交易过程中,也会被注水注药,食用穿山甲不但补不到反而会被毒倒。

       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最新披露穿山甲是全世界偷猎和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动物;科学家估计,十年中超过100万的动物被杀死。穿山甲的繁殖速度却相对较慢,而且因获取穿山甲鳞片而捕杀穿山甲的速度是完全不可持续的。如果不采取解决办法,我们可以看到穿山甲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灭绝

       在中国,穿山甲的“黑市”贸易在广东、广西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重点消费地区并不少见,前两年甚至几近疯狂。据新京报记者报道,一位熟悉行情的餐饮业人士称,在地下野生动物贸易中,以穿山甲、巨蜥、熊掌最受欢迎。这些野味在产地捕杀后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在境外更是便宜,但是经过各道贩运环节,呈上餐桌时已经变成天价了。比如穿山甲,在中越边境收购价格仅为几百元一只,可到了餐桌上,价格就高达近2000元一公斤,以一只穿山甲6-7公斤计算,仅一只穿山甲就能给产业链带来近万元的收益。而巨蜥、熊掌的价格更为昂贵,卖家的获利空间也更大。如此的利润诱惑下,难怪盗猎者持续不断地在野外捕猎这些无辜的动物。

       根据媒体报道和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自2015年以来,有42万多只穿山甲被偷猎和贸易。据了解,2016年8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通过了一项IFAW主导的决议:鼓励将全部八种穿山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9月,该提案在第17届CITES缔约方大会上得以通过。  

       2月17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对媒体表示,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华穿山甲早在2014年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极度濒危我国虽禁止食用穿山甲,但依旧允许合法的药用,仍存在相关的行政许可信息不透明、穿山甲的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管理松散等问题。

       在我国,有一种“吃啥补啥”的传统观念。很多动物身体的部分之所以被视为良药,都是由这些动物的习性而引起的联想。以生物的习性附会其死物的药效,并不是科学实验的结果。如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到了使生命基因图谱的破译都成为了可能的地步,而穿山甲的鳞片到底有无药用价值的答案更应当早已成为常识。贩卖者和处方的开出者,心里也明镜一般,可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绿豆汤好熬,可穿山甲鳞片稀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种种丑恶行径便显现了出来。人类猎杀动物,张开吃的嘴巴,还把吃的欲望上升到治病养生的高度以遮丑,为了“滋补”自己,使身体强健,已经对地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循证来源:IFAW:“世界穿山甲日。”;IUCN:"Scaling up pangolin con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