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诊断之忧

专家园地 > 张俊祥 2017-08-02 (3284)

医学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增进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地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过度诊断”即是其中之一。

“过度诊断”的第一层含义是“诊断技术滥用”,就是已经诊断明确的病人反复做一些印证性检查,而这些检查对治疗并没有指导意义,是为诊断而诊断,属于“多余的诊断”。比如CT已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全身广泛转移,已排除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再去做磁共振、PET-CT等检查就没有太大意义。再比如对于病灶大小的测量,每种检查方法、每次检查都可能有轻微的误差,过分关注毫米级的大小变化,短期内多次检查也无必要。正如一位放射学家所说:我们总是太多地依赖昂贵的检查来确定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

“过度诊断”的另一层含义是“诊断信息冗余”。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现代医生“明察秋毫”,医学诊断不仅解决了病人“本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还会牵扯出“没有要求解决的问题”或 “没有打算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意外发现”或“静区病变”。虽然有时候就是这些“意外发现”为部分病人赢得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和机会,但更多的时候这些“意外发现”却会产生负面效应,使医生和病人都无所适从。

一、“过度诊断”增加人们的焦虑和担忧

对自己身体的关心是人类的本性,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在得知自己的检查结果“不正常”时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焦虑和担忧,即使是一些先天性的变异(如右位心)或微不足道、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如肺内钙化灶)也会耿耿于怀,放心不下,常常是反复多次就医。少数比较偏执或有疑病症的人既喜欢找专家咨询,还偏偏听不进去专家的解释,以为医生和家属串通好了来隐瞒他的真实病情。有些人甚至上网自诊,对号入座。正如一篇幽默小说里所描绘的,一个人看了一本医书,就认为自己患上了书上描写的几十种疾病,因为每一种疾病的某些症状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影子,甚至一个男人的身上也会出现一些妊娠反应的症状。

二、“过度诊断”导致临床过度干预

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还远未达到 “自由世界”的理想境界,病人对于一些性质不明的诊断结果不放心,医生为了避免风险也不敢轻易放走病人。那么可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进一步检查,要么提前干预——试验性治疗甚至手术探查。但是在性质未明的情况下,不适当的、过多的临床干预有时候会引发一些并发症,甚至会“唤醒睡狗”,加速病情的发展。人类自身是物竞天择的产物,人体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维持着一种此消彼长、相生相克、自我调控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某些疾病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没有利弊权衡的情况下,人为地去打破这种平衡往往得不偿失。在很多情况下“不干预”其实是最好的处理方案。

三、“过度诊断”引发更多不必要的检查

基于医患双方对一些诊断结果不能作出满意的解释,也基于规避医患纠纷、收集医疗证据的考虑,还可能基于医院创收的利益驱动的原因,医生往往会让病人做更多的检验和检查,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也很少受到病人的质疑。

令人沮丧的是,并不是检查做得越多诊断的准确性就越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去获得许多模棱两可的信息,甚至这些信息还相互矛盾,人们走进了一个跳不出去的怪圈。医学界前辈张孝骞说过:做各种技术检查,必须要有的放矢。无关的过于复杂的测定,反而容易把人的思想搞乱,且增加病人的负担和痛苦。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观察、触摸病人以及和病人面对面的交谈。不要出于好奇或者害怕而进行检查,只有这些检查可以改变病人的治疗计划时才是真正必要的。